Skip to content
Menu
聂子云
  • 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职场女性
  • 博客推荐
    • Thoughtworks洞见
    • 她说
    • By 林子
    • Bright LGM’s Blog
    • 张凯峰
    • 构建我的被动收入
    • QualityFocus
    • 软件测试与质量沉思
    • 麻广广的博客
    • 爱码叔-iCodeBook
    • 少个分号的写作空间
    • 技术圆桌
聂子云
1月 3, 201710月 20, 2022

ThoughtWorks二三人

前几天和母校的老师谈推荐毕业生加入公司的事情。

“有几个女生,平时表现不错,你们单位欢迎吗?”老师问。

“太好了,非常欢迎。”我说。

“一般的科技公司在招收女技术人员时都很谨慎,你们不也是科技公司吗?”老师再一次确认可能性。

在得知我们十分欢迎女性技术人员时,老师给出了“够任性”的评价。

其实,我们的任性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

1-girls

他叫陈计节

他是一枚程序员,一直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尤其是跟.NET相关的技术。

他所在的项目使用持续集成的实践,集成一次需要很长时间,长的让提交代码的人忘记了去检查进程,这就悲催了等集成包去部署进行测试的人。他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研究.NET平台中开源的工具,带领几个人做了一个内部产品,快速解决了这个问题。帮助提交代码的人时刻观测提交的进程,大大提高了团队交付的质量和合作效率。

2-new-software

不仅如此,他还在不断打磨这个产品,在其中加入了更复杂的统计功能,让他的产品逐渐趋于完美。这本不是他的工作范围,但他把这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极客的核心特征便是在技术上追求极致,他们想用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首先对新技术比较敏感,具有热情和好奇心,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遇到问题都想要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去解决。他们不甘于现状,看哪儿都不顺眼。正所谓“手拿锤子,看哪儿都是钉子。”正是这种劲,成就了极客,也创造了极致。这是一个人,也代表了一群人,他们一边动手实践新技术新工具,同时也用工匠之心对其进行精雕细磨。

一提到工匠,很多人就会想到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里面的小野二郎,他做寿司五十年,手艺出神入化。你可能会说,“把一件事情重复一百次,我也可以做到,我天天就在写代码呀,我就是这种模式,” 不断的重复而不思考,只能说你行动过、经历过;没有突破和演进的重复,要么被机器取代,要么被淘汰,真正的工匠精神是在不断的重复中积极思考、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并将心注入其中。

这是ThoughtWorkers的共性。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专注做事情很难,任何专注的投入都是种任性。而ThoughtWorks,为这群大牛提供了这样的环境。他们立足于客户的真正需求,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真正解决问题;为客户着想,不断重构,不断改进,把一件事情反复雕琢,做到尽善尽美。

他叫仝健

加入公司6年。最初是位开发人员,后来移动开发领域发展迅速,公司又缺乏相关人才,他就一头扎进去从头学起。到后来准备做咨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想培养团队的客户。

很偶然,但他去了。 所有的阴差阳错可能都是命运使然。

后来客户的项目完结,培训却持续了下来,他在培训领域深潜至今。他发现自己很擅长做培训,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教别人。而他却总是本能的想到,“这件事我该怎么教会别人”。思考是创新的开始,深入的思考是创新的延续。

4-siwo

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选一样有热情、善于思考的人,慢慢的,思考变成了实践和方法。 他们开始像运作学校一样开展培训,开发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翻新。

“那你到底是什么头衔呢?程序员,咨询师,测试工程师,需求分析人员,还是校长?”有人问他。

他想了想,感觉这并不重要。

这世上有好多种成功,王健林要“先要订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到一个亿”,这是金钱上的成功;阿里登顶中国企业市值100强榜首,这是经营上的成功;AlphaGo在人机对弈中获得完胜,这是科技的成功;有一种成功和这些都没有关系。比如,默默无闻的耕耘,虚怀若谷的淡定,比如用你的情怀撑起你的使命。

她叫张放

公司的使命由三根柱子支撑,其中一根柱子是P3,代表社会公正。她是北京P3委员会的负责人。

刚来公司的时候,她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签名:不是所有人的名字反过来念都是“方丈”,霸气外漏,所以很多人都记住了她,很长一段时间里,同事见了她都问,“啊,你就是那个方丈?”

她在成都入职,不久便参加了大凉山支教的活动,以前在新闻上看到过当地的一些事情,那时觉得很遥远,但是一旦进入到真实环境就会立刻被感染。她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帮助一些老师使用Office等现代化的软件去教学,这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当地人而言却是如此重要,她看到了他们需要别人帮助的那种渴望。

5-teach

从此,她心甘情愿做起了志愿者,用毅力和坚持打造P3的活动。 其实,她真正的身份是程序员。所有P3的工作都是她用自己业余时间打理的。 是固执,也是坚持;是助人,也是任性。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你会感觉到自由和快乐,”她说。

她让人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些情怀。在工作之外,我们同样可以产生价值,尽管这份价值无法衡量,甚至不会被人意识到。但它对于个人而言却至关重要,它塑造了一个人的肌骨,开拓了她的眼界,在获得成长的同时,也让社会更加美好。

有自由、有快乐、有成就、也有任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记得有一次听同事做分享:

“如果你不做程序员了,你会干什么?”

他说,“我会开一个鱼塘。”

“开鱼塘干什么?”

“可以在鱼塘旁边写代码。”

这段对话引来掌声一片。 这是我听到的最有情怀的想法,也是最任性的选择了。 每每听到这样一些故事,我都会想到电影《疯狂动物城》里面的一句话:Anyone can do anything.

6-anyone-can-do-anything

就像现在的ThoughtWorks,你可以不追求完美,但你一定不能停止尝试。正是因为它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吸引你,留住你,让我们的情怀成就你的任性。 为什么不试试呢?


更多精彩洞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思特沃克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分类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职场女性

标签

人工智能 人才 写作 创新 合作 女性 学习 客户 成长 敏捷 敏捷转型,敏捷,转型,企业转型 数字化转型 数字换转型,沟通,咨询,合作 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企业 沟通 沟通,合作,思维,知识 管理 精益组织 组织转型 职场 能力提升 过程改进 需求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聂子云的公众号

近期文章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理解7个认知开始
  • 为什么我们开发了那么多报表,却依然做不好管理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想法到行动
  • 当我们谈数据驱动变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 聊聊“接地气”的职场女性
©2023 聂子云 |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uperb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