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聂子云
  • 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职场女性
  • 博客推荐
    • Thoughtworks洞见
    • 她说
    • By 林子
    • Bright LGM’s Blog
    • 张凯峰
    • 构建我的被动收入
    • QualityFocus
    • 软件测试与质量沉思
    • 麻广广的博客
    • 爱码叔-iCodeBook
    • 少个分号的写作空间
    • 技术圆桌
聂子云
8月 29, 202010月 20, 2022

数字化转型的7个错误认知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间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企业要想获得转型的成功,先要对转型这件事情有正确的认识。

最近和一些客户沟通,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已经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技术正在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业务的一部分,企业面临双重压力,在内部要寻求促进发展和突破的引擎,在外部有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所以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进行业务创新,或者领先一步重塑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存题。

但同时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又有着一些误读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下总结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前或者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的7个错误认知:

01 期望有个大招,能解决一切难题

这个大招可能是某个工具,也可能是某种平台,比如当下被炒的很火的“数据中台”或者“业务中台”,这些新的概念会被解读成治疗一切问题的良药,比如,等我们建设完业务中台,就不会存在开发效率低或者支持不了的业务功能,比如,等有了数据中台,所有你想看到的数据、报表、分析都能即刻呈现到你的面前,所有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分析数据找到答案,再比如,就购买那个工具吧,它的功能很齐全,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

在这些期望的背后,源于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有一把万能钥匙,能解决所有千变万化的问题,也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分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建设中台是手段,那么为什么要建设中台呢?中台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我的问题?

02 有行业经验的咨询师能搞定一切,把咨询师请来就万事大吉

很多时候,咨询师的行业经验甚至跨行业的经验会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企业变革或者转型的财富,会给企业的变革或转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撑,帮助企业更加理性的做决策,在落地一些方案政策的时候也可能事半功倍,所以咨询师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能搞定一切问题,比如变革过程中组织功能和业务功能再分配和再组合的问题,比如转型中新旧业务如何协作和配合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组织在转型之前需要考虑清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自上而下拉通并落实的事项。

企业在引入咨询师之前考虑这些问题,不代表企业必须先有成熟的想法和方案,但是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转型的复杂度和难易程度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些问题梳理不清楚,即使咨询师入场,也会遇到壁垒、阻力,轻则转型的过程磕磕绊绊,重则转型还没有等来第一个结果便已经夭折。

03 转型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

转型会伴随着很多不确定性,企业转型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但同时,转型又面临很多期待和压力,所以,越是明确了结果,越有可能走向失败,因为过程中任何一个不确定性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结果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也因此很多企业在选择转型的时候,处于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处于对自身的保护,通常会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而闭口不谈期待中的结果是什么样子,这无疑宣告了一种“重在参与”的态度。

但是,组织选择转型一边是追求创新和突破,一边还要考虑有效利用资源,如果不能把期待的结果和目标进行关联,便很难衡量资源是否被用在在战略方向上,甚至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企业转型的道路可能充满波折,但结果也可以不断调整和修正,结果与过程同等重要。

04 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转型的诉求不同,矛盾难以调和

经常听客户提到,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出改变的速度不一样,有时候业务走在前头,有时候技术走在前头,终于借助转型想把业务和技术拉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对于转型的诉求不同,业务需要的永远是多快好省,而技术似乎永远在一堆约束里摸爬滚打,所以业务会抱怨技术团队开发出来的功能又慢又不好用,而技术也有很多苦衷,既想获得业务认可,又不得不在资源、能力、优先级上做权衡,所以业务和技术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

这也源于一个错误认知,那便是认为业务与技术的壁垒是拆不掉移不走的,业务如果理解了软件开发、数据以及技术(包括智能技术)便会对数字化有了更好的认识,技术如果理解了业务场景,便能通过规划让技术更好的赋能业务功能、业务场景和业务目标,所以调和这个矛盾,在于拉通底层的认知。

05 对标行业最牛,经验全盘复制

很多企业就是这么做的,对方是行业老大,他摸着石头过河,我跟随他走路即可,他做电商平台我也做电商平台,他做生态我也做生态,他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那我也不能落下,甚至他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我也照单全收,他是老大,有眼光有实力,跟着他走起码不会犯错。

这种行为背后也源于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他的方向也是你的方向,他的目标也是你的目标,但其实你们有可能是竞争对手,和竞争对手做同质化的事情,尤其对方是实力更强的对手,你的结局很可能一眼望穿,现实情况是,你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去做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事情,转型才可能取得成功。

06 只要领导认可,转型就能取得成功

领导在转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领导很可能是转型的决策者、发起者、推行者,很多时候是领导在引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所以领导的决心和参与程度对转型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领导也是受转型影响的人,转型的过程中,举措被不断验证,有成功的,也有行不通的,这些结果也会影响着领导对转型的认识进而做出改变,不断修正方向和行动,最终带领转型走向成功,所以说,转型成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认可,但反过来,只要领导认可,转型就注定会成功,却是一个伪命题。

这个想法的背后也源于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领导的稳定性以及领导对于转型的决心,看过很多转型的例子,转型还在过程中,领导已经换了好几拨,每个领导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推行转型的团队做了很多事情,但却一直停在原地,也看到过有的领导一边受制于资源的短缺,一边应对着各方的挑战和压力,时间一长,也会对转型这件事情做出妥协,这种结果也不是成功。所以说,转型要想取得成功,不但领导认可,组织内部还要上下一致,参与方对转型的认识保持一致。

07 转型就要彻底,要追求一步到位

很多组织梦想着转型可以快速出成果,可以一步到位,一旦完成,一劳永逸,但现实很骨感,所谓的创业易,守业难,转型成功已经很不容易,保持住成功的结果更是难上加难。现实中,我们处于一个多变的环境下,企业面临多样的来自内外部的挑战和机会,既要防守又要进攻,所以很难通过一个大招就能应对得了所有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帮助企业成长,更需要内建能力应对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瓶颈和挑战,只要能力夯实起来了,企业才会长期永续的经营,才会有可能在多边的市场中不断寻找机会。

认为转型是一步到位的工作源于这样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环境是静态的,市场是静态的,所以企业的形态也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认知不符合这个社会的现实。所以说,转型这件事情可能永远都没有完成的那一刻,企业需要重视的是渐进式变革的力量,让企业自身在变革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总结一下,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间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企业要想获得转型的成功,先要对转型这件事情有正确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则来源于对上述错误认知的识别和处理。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分类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职场女性

标签

人工智能 人才 写作 创新 合作 女性 学习 客户 成长 敏捷 敏捷转型,敏捷,转型,企业转型 数字化转型 数字换转型,沟通,咨询,合作 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企业 沟通 沟通,合作,思维,知识 管理 精益组织 组织转型 职场 能力提升 过程改进 需求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聂子云的公众号

近期文章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理解7个认知开始
  • 为什么我们开发了那么多报表,却依然做不好管理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想法到行动
  • 当我们谈数据驱动变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 聊聊“接地气”的职场女性
©2023 聂子云 |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uperb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