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聂子云
  • 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职场女性
  • 博客推荐
    • Thoughtworks洞见
    • 她说
    • By 林子
    • Bright LGM’s Blog
    • 张凯峰
    • 构建我的被动收入
    • QualityFocus
    • 软件测试与质量沉思
    • 麻广广的博客
    • 爱码叔-iCodeBook
    • 少个分号的写作空间
    • 技术圆桌
聂子云
6月 19, 201810月 20, 2022

和情绪作伴

“作为一个职业人,你不应该把情绪带进工作里。作为女性,可能会很难,但是,职场上只有角色的区分,没有性别的差异。”

我想很多女性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情绪管理的问题,上面这是我的同事在我一次工作情绪失控后对我讲起的话,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情绪的杀伤力。

那是在09 年,我在新加坡做项目。

当时的项目干系人比较复杂,来自多个部门,诉求多样化还多变,甚至有些诉求还互相冲突和矛盾。我们每两周给客户做一次showcase(成果展示),对我来说那是很大的挑战,既要展示产品功能,又要应对来自不同需求方的责难。

客户方的项目负责人是个法国人,每次的showcase都是他和我一起参加,尽管他很少发言,但是他的出席仍然会让我心安。

有一次,我们的showcase进入了一种很艰难的境地,开发的优先级在不同部门的干系人之间没有被协调好,以至于客户源源不断的扔出挑战、责难、挖苦,很明显,是因为项目经理在管理干系人的期望时出现了疏漏,所以我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他。

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转而向我发难,抱怨产品的各种不给力,但那些产品功能是他定的,优先级是他拍的。

我欲哭无泪,成了妥妥的背锅侠。

当天晚上,我抑制不住愤怒,和团队大倒苦水,也把收集到的负面反馈统统倾倒给了团队,现在想来,当时的负能量足以把整个团队淹没,要知道,那是在项目最艰难也最需要士气的时期。 在我的影响下,有几位同事对项目失去了信心,纷纷提出想退出项目,包括我自己。

压抑不住的时候,不妨表达出来

后来又经历了一个项目,整个项目期间和客户合作非常顺利,就在离项目结束还有三天的时候,客户和老板谈了一次话。

会后客户找到当时担任项目经理的我,表达了对产品的不满意,挑出了一些“莫须有”的问题,这和几天前他表达的对产品的信心以及喜爱大相径庭。

在客户勉强拼凑出的“理由”里我渐渐清楚了原因,项目结束意味着整个技术团队离场,在没有技术人员支持的情况下客户对产品的维护存有担忧,但他又不想追加维护费用,所以只好找一些借口把团队留住。

我本能的反应是愤怒,所以一边抵御着他的强词夺理,一边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但经验告诉我,站在他的立场,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他也只是无助又无能为力。

那是一次很艰难的谈话,耗时很长,曾有几次,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感觉就要控制不住了,也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但理性告诉我,再继续下去,我肯定会失控,与其失控,不如主动表达。

我说:“听你讲完这些,我是愤怒的,产品开发的过程,我们一起付出努力,合作愉快,但就在项目结束的前夕,听你对产品做出这样的评价,我非常难过;我非常理解技术人员的撤离会让你担忧,但是在你提供不了任何关于产品有问题的确凿事实的前提下,单方面宣布项目结束不了,让我对你以及你的公司很失望;我们的合作基于信任,请理解我此刻的情绪和感受。”

奇迹般的,客户没有继续咄咄逼人,也没有再继续寻找借口。

尽管我当时还不知道项目会如何收尾,但和客户表达完情绪后,感觉自己像打了场胜仗,当晚和团队讲战斗经过的时候,一直笑着,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后来项目按时结束,客户也一直和我保持着私人的联系。

有时想想,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与其让它失控,伤人伤己,不如为它找个出口,主动表达出来,或许会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

掩藏不住情绪的时候,不如真实

还是和客户有关的一个故事。

是客户方的一个高层领导,他并不经常出现,除非发生了两种情况:项目有了大的风险,或者他 对项目存在极大的不满。

那个项目压力很大,工作强度也很高,最大的挑战是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需求膨胀了一倍。 多次和这位高管交涉,对方口头答应追加合同款,但是一直没有落实。

在一次争议很大的showcase之后,我好不容易和他约了面谈的时间,本意是沟通showcase中的争议,但是他的时间一直更改,最后召见我的时候,是在一个很尴尬的场合,他刚对自己的下属发完火,会议室内还弥漫着硝烟。

最为关键的是两个下属如惊弓之鸟,他也并没有让下属退场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要在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和大老板交谈。

计划好的内容已经不适合在那个场合沟通,就在我盘算聊什么的时候,他对我发难了,他全盘推翻了以前的约定,提出了新的诉求,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对软件项目来说,那是灭顶的灾难。

我俩的地位不对等,隔着无数个层级,商业上他是客户,我能明显感觉到在我面前,他有意展示压倒性的优势,但我没有退路,只能迎上去。

我打开曾经约定的文件,帮他回忆当时是怎么达成一致的,何时何地,由谁提的意,如何做的决定,以及当时都说了什么。 回忆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在这过程中无数的反反复复,那些反复不但没有带来好的结果,还给团队制造了很多麻烦,团队的辛苦也是因为那些反复。

为了约到他的时间,我费了不少周折,眼看他要离场了,我却没有机会表达我想说的内容。 心里的委屈此起彼伏。

我说,我希望我们再一次澄清约定,并且遵守约定,团队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也会继续努力下去,但是团队也很不容易。

说到“不容易”的时候突然就哽咽了,委屈的像个不更事的小姑娘。但意识到自己失态之后,我立即把情绪压了下去。

客户敏锐的觉察到了我的情绪,正了正身体,非常专心的和我完成了接下来的谈话。

就在当天,他竟然发信确认了追加的合同款。

后来才知道,他以为我执意找他是为了催合同款,为了让我开不了口他也故意不配合,是我掩饰不住的情绪,让他最终改变了主意。

我没有办法找他询问他当时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但我想,那一刻,我应该很真实。

很多人说,在职场,情绪化是很不专业的表现,但我认为,只要我们的情绪没有伤害到别人,它就可以存在,因为情绪代表着最真实的自己。

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很感激,并且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些,在职场上能尊重别人情绪的人。

换一种角度来看待情绪,情绪也许是一件包装好的礼物,有时候包装得很丑,但你要先接受她,再去打开这份礼物。

或许,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分类

  • 学习与成长
  • 敏捷与咨询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与沟通
  • 职场女性

标签

人工智能 人才 写作 创新 合作 女性 学习 客户 成长 敏捷 敏捷转型,敏捷,转型,企业转型 数字化转型 数字换转型,沟通,咨询,合作 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企业 沟通 沟通,合作,思维,知识 管理 精益组织 组织转型 职场 能力提升 过程改进 需求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聂子云的公众号

近期文章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理解7个认知开始
  • 为什么我们开发了那么多报表,却依然做不好管理
  • 数据驱动的创新,从想法到行动
  • 当我们谈数据驱动变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 聊聊“接地气”的职场女性
©2023 聂子云 |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uperb Themes!